非法集资涉案公司往往在日常经营中,存在给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体集中授课、在办公区周边等人员密集地区张贴或发放大量“高收益”“高回报”投资理财类海报、广告传单等行为,夸大宣传、招揽生意。广大群众需增强法律意识、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,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要提高警惕,高度注意,切勿贪图承诺的高收益、高回报,谨防上当受骗。
案例显示,陶某伙同毕某某、吴某、李某某等人先后于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,以投资旅游服务项目、保本并获取公司股权为由,通过多种形式对外宣传,吸引投资者;并通过与投资人签订《合作协议书》,约定协议到期后返还投资人本金,并按投资比例转让公司股权给投资人。最后因资金链断裂,协议到期该公司未兑付投资人本金、未兑现股权转让承诺。本案共涉及投资人230余名,涉及投资款高达4200余万元。
陶某等人为获取不法利益,以公司名义,通过组织路演、召开众筹大会等宣传形式向投资人宣传投资旅游服务项目前景大好,承诺投资保本,并且可以获取公司股权,投资人签订合同后,便可按投资比例获得公司转让的股权。陶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采用各种欺骗手段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,数额特别巨大,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。
类似案例还有很多,不法分子为了引诱群众上当受骗,达到非法集资目的,通常采取以下手段骗取群众信任。
一是装点公司门面,营造实力假象。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,办理工商执照、税务登记等手续,貌似合法,实则没有金融资质。这些公司或办公地点高档豪华,或宣传国资背景,或投入重金进行包装宣传,或在高档场所举行推介会、知识讲座,邀请名人、明星站台造势,展示与领导合影及各种奖项,欺骗性很强。
二是编造投资项目,打消群众疑虑。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、民间借贷、房地产销售、原始股发行、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、财富管理、金融互助理财、海外上市、私募股权等形形色色的理财项目,并且承诺有担保、可回购、低风险、高回报等。
三是混淆投资概念,常人难以判断。不法分子把在地方股交中心挂牌吹成上市,把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混淆是在纳斯达克上市;有的利用电子黄金、投资基金、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,假称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;有的利用专卖、代理、加盟连锁、消费增值返利、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,欺骗群众投资。
四是承诺高额回报,编造“致富”神话。高利引诱,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。不法分子一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,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,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,等达到一定规模后,便秘密转移资金,携款潜逃。
(本栏目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协办)
- 警惕以投资旅游服务项目为名的非法集资行为2021-03-31
- 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银行发力存量市场2021-03-31
- 信用评级要更有“信用”2021-03-30
- 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遭"围剿" 银行从严把控贷款条件2021-03-30
- 监管层启动严防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专项排查2021-03-29
- 发展金融科技要注重信息安全2021-03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