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常会定调稳定大宗商品价格 专家建议三项举措协同
证券日报 2021-09-24

 今年以来,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企业造成较大压力,国务院常务会议(以下简称“国常会”)多次就此发声。9月22日,国常会再次指出,更多运用市场化办法稳定大宗商品价格,保障冬季电力、天然气等供给。

  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所所长陈雳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以市场化办法稳定大宗商品价格,是促进和改善市场中竞争关系、供求关系的重要举措。市场要素和资源的充分利用,上下游产业的竞争合作,正是通过合理的市场价格调节机制才得以体现。

 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采用市场化办法稳定价格,主要是指通过增产增供改善市场供需关系,以平抑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上涨。具体举措可以从三方面协同:一是有序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工作,对煤炭、钢铁、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产能控制做出灵活安排,合理释放先进产能,不搞运动式减排;二是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调节,适当限制出口,扩大进口,优先保障国内供给;三是投放储备物资,进一步缓解商品供需矛盾。

  “采用市场化办法不代表市场监管缺位,接下来,监管部门还将继续强化对国内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的联动监管,打击囤积居奇、哄抬价格等炒作行为,引导商品价格更多回归基本面。上述保供稳价、整顿市场秩序的举措在前期都起到了积极效果。”王青进一步表示。

  9月16日,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表示,按照国常会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部署,为缓解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,发挥储备市场调节作用,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9月1日投放了第三批国家储备铜铝锌,共计15万吨,截至目前,三批累计投放铜铝锌42万吨。李慧表示,目前,铜铝锌等价格仍维持高位运行,行业企业对于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有较强期待。下一步,国家发改委将密切跟踪监测市场价格走势、供需形势变化,继续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,以缓解行业供需矛盾,引导价格合理回归。

  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海外输入是本轮大宗商品涨价的典型特征之一。国际油价以及有色金属价格主要由全球宏观经济、海外疫情走势、海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以及海外产出缺口决定,而这四个因素均超出单一国家的控制,也就是说,非市场化办法无法完全控制国际油价以及有色金属价格。尤其,原油作为工业的基础原料,是大宗商品走势的核心决定因素,其价格上行将全面抬升经济运行成本,必须采取市场化办法来稳定大宗商品价格。
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